我们建议关注两个维度——首先,随着中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变迁,对物质需求的消费将逐渐饱和,而对精神需求的消费将会蓬勃发展,因此诸如教育、医疗、养老、旅游等消费服务业将可能成为未来最具内生增长动力的行业。
亚厦股份(13.39 +10.02%,买入)蘑菇+VR技术上半年推出,连续两日涨停。盘面上,国务院鼓励高校转移科技成果,同济科技(9.85 +10.06%,买入)涨停,诚志股份(17.81 +2.95%,买入)、复旦复华(13.42 +4.84%,买入)一度涨停。
天信投资:年后者几个交易日上涨速度较快,今日沪指在2850点附近出现一定的整理也是正常的。【机构论市】银河证券:目前这个阶段是难得的春季反弹行情,两会前是经济数据的真空期,同时也是政策的想象期。近期,年报披露渐行渐近,高送转题材来袭,持续性值得期待。有色金属、煤炭采选、钢铁行业、券商、石墨烯、虚拟现实、二胎概念等板块走出脉冲行情。据传,银行拨备覆盖率由150%将至120%的消息,如果属实或者兑现,那么七千多亿元的资金,又将大幅支持信贷,对资金面也是利好,或将继续刺激股指上行。
央企改革、地方国资改革概念股抢眼,洛阳玻璃(34.56 +9.99%,买入)、仪电电子(10.84 +10.05%,买入)、上海凤凰(18.23 +10.02%,买入)等涨停,并带动本地股走强。嘉寓股份(13.94 +10.02%,买入)、爱迪尔(41.67 +10.01%,买入)、游族网络(100.75 +10.00%,买入)推高送转,股价涨停。e租宝、大大集团等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成为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整治互联网金融乱象的导火索。
该人士表示,尽管已经有了LendingClub上市的先例,但其业务模式以及所处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与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们大相径庭,就连非常接近Lendingclub模式的P2P平台宜人贷也很难被美国主流投资机构所接受。多位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国各地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治从e租宝事件后就已经开始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香港都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它们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前景很难被交易所和投资人所理解。1月23日,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消息称,针对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犯罪多发态势,公安机关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集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随着e租宝、大大集团等风险事件的接连爆发,网贷监管政策征求意见稿的下发,以及多部门联合整顿,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的行业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和行业危机。更大的背景在于,步入新常态的中国需要新经济、新金融,传统金融业、互联网巨头、创业型公司正通过不同路径渗透到新金融领域。
他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触犯了监管部门的四个方面底线:平台自融、平台涉及资金池、平台提供担保、非法吸收存款等非法集资。另一面是,随着监管框架的日益明晰、投资者投资风险教育普及的初步完成,互联网金融公司们终于有了冲击IPO的底气,毕竟一个没有游戏规则的行业很难让资本市场放心买单。这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平台的12条禁止行为、合适的投资者、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备案以及四部门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职责定位。1月18日,陆金所宣布完成12.16亿美元B轮融资。
实际上,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危机不断暴露的同时,国家监管层已经开始行动,致力于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而就在1月15日,京东金融宣布获得66.5亿人民币的首轮融资。单以资金存管一项为例,全国接近3000家平台,其中已经在银行做存管的P2P企业不超过10家。某投行人士告诉记者,随着这几年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已经具备了登陆资本市场的条件。
1月27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微众银行将于近期完成首轮4.5亿美元融资。对比商业银行,按照昨天的收盘价,北京银行(9.15 +2.12%,买入)市值约1172亿元、宁波银行(12.05 +2.73%,买入)市值约478亿元、陆金所的兄弟机构——平安银行(9.90 +2.17%,买入)市值1414亿元。
一旦触犯这四个底线,容易引发刑事犯罪的风险、导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发生。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正式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规范。
要杜绝新生事物野蛮生长,必先完善监管体系。行业阵痛中,巨头稳步冲击IPO多部委联合整治互联网金融乱象让这个曾经的大风口蒙上了阴影,但行业阵痛、资本寒冬似乎并没有影响互联网金融巨头。左胜高认为,目前这些监管条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资金的银行存管问题、线下业务开展问题等等。天津市一位副市长此前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尽管天津没有暂停类金融企业审批,但是对相关行业的市场主体的工商登记已经收紧了:冠以金融二字的市场主体,必须由金融局签注意见、前置审批后,工商部门才核发营业执照。防患于未然,对这类市场主体的注册实施从严管理。这一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平台也面临着挤兑的风险。
][1月27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微众银行将于近期完成首轮4.5亿美元融资,完成融资后,微众银行的估值达55亿美元。受P2P(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拖累,就连过去几年最受宠的概念——互联网金融也成了一个尴尬的标签。
[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机构共2612家,其中问题平台数量1000多家,约占全行业机构总数的30%。其中成立时间最长的陆金所也不过四年,京东金融刚满两周岁,微众银行试营业至今正好一年。
其中,公安部牵头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进行互联网安全监管,打击网络借贷涉及的金融犯罪工作。李亚介绍,据我所知,从2015年12月份e租宝事件爆发之后,特别是今年专项整治活动以来,一部分不够规范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转型和退市的想法和愿望非常强烈。
但另一方面,也会在短期内增加P2P行业的不确定因素,引发投资者的恐慌,因此提前兑付。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安部门的查办和舆论的关注,一方面使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提高。此前,京东金融和陆金所分别宣布获得66.5亿元和12.16亿美元融资。2015年12月28日,由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研究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截至1月27日收盘,宜人贷每股6.86美元,较其1个月前的上市发行价10美元已下跌了31.4%。标签:互联网金融责任编辑:陈汝羚 陈汝羚。
]过去几年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蓬勃发展,催生出了一大批创业公司和创新模式,但与此同时风险也在恣意蔓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短期的阵痛才能换来长久的发展。
同时打击打着互联网金融幌子的平台,也可以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对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均有益处。现在高层的密集喊话透露出这一整治的力度将持续加大。
P2P也从过去几年里那个时髦的概念变为了风险的代名词,如何改名和转型大抵是这段时间P2P公司思考最多的问题。在左胜高看来,目前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集中整顿很有必要,中国互联网金融最近四五年的发展经历是一段野蛮发展史,每年以数倍、数十倍的速度发展,而且平台面临着极度同质化的问题。比如有的平台转型和专业机构、企业做金融中介服务,不再给个人做金融中介服务。同时也出现了一部分平台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做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不法行为。
另外,含投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字样的相关市场主体登记一律从严审批。近期,微众银行、京东金融、陆金所先后宣布完成巨额融资,这些年轻的公司在短短数年间便完成了从初创企业到行业巨头的转变。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监管也很难迈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例如IPO。对于公安部门的专项整治,市场观点认为,既可以保护合规、合法的平台有序发展。
除此之外,蚂蚁金服近期也传出消息正在低调进行B轮融资,金额或超过100亿元。比如作为第一案的东方创投案,以及近期的e租宝事件、大大集团事件就是按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来立案侦查的。